为切实提高我院2025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专业研究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实操能力,丽水学院生态学院于10月18日在生态实验中心精心组织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生物类实验室关键设备与危化品的安全专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操作为宗旨,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和实践演练,帮助即将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全面熟悉生态实验中心的各类危险源,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技能。
活动首要环节为系统的制度学习。在教师的带领下,研究生集中学习了涵盖机械设备、电气安全、特种设备、常规冷热设备、生物安全以及辐射安全等全方位的实验室规章制度。通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材料的精读和要点解析,同学们明确了从个人防护、设备操作到废弃物分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规范与安全红线,特别是对生物安全等级准入、高压设备使用年限、危化品储存和防爆要求等关键条款有了深刻理解。此项学习为后续的实操演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强化了“安全先行”的责任意识。

随后,学院对参与活动的全体研究生们提出了严格要求:将52名同学科学划分为5个实践小组,每组选任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突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所有参与者必须统一穿着实验白大褂。在生态实验中心内,学院安排了11位经验丰富的专职实验员对7个实验分室的关键设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讲解。
在土壤和生物制剂实验分室,梁巧玲老师和刘萌萌老师细致入微地讲解了通风橱的正确使用方法、油浴锅的温度控制要点,以及气体钢瓶的安全储存规范,特别强调了不当操作可能引发的爆炸、泄漏等安全隐患;在生物化学实验分室,樊晓丽老师系统介绍了纯水机的日常维护、制冰机的使用注意事项;王良贵老师重点介绍了马弗炉的温度设定技巧,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展示了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在危化品管理区,邵伟伟和解丽娜两位老师重点讲解了烘箱的温度监控、危化品的分类存放原则,并现场示范了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灭火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室,邓先俊和陈旭波两位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高压灭菌锅的压力调节、液氮罐的使用规范,以及分享了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教训。在微生物实验分室,徐传保老师围绕高速离心机的操作,先细致讲解了使用前的平衡检查、参数设置要点及注意事项,随后进行了规范的操作演示。在电泳室,高凤娟老师详细介绍了电泳实验中常用染色剂溴化乙锭废液的分类收集流程;夏晶晶老师介绍并演示了紧急喷淋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沉浸式学习中,我院2025级研究生们实地观摩了各类生物关键实验设备的规范操作流程,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形成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知。大家一致认为这种互动性强、实操性高的安全教育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今后开展科研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实验习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活动结束后,每一位同学在“实验与论文起飞,安全与成果同行”的横幅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以签名为诺,定格对实验安全与学术成长的重视。


【一审:陶奕帆;二审:施婷;三审:吴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