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网站!
深化合作,共筑产教融合高地
——丽水学院、丽水市农林科学院联合赴青田阜山乡气雾栽培基地开展调研
发布时间:2025-05-05              阅读人数:10      作者:柳海燕

浙江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其中特别提到“青年入乡发展”,做深做实“融合”文章。430日上午,丽水学院副校长胡锋吉和丽水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黄志民带领学校、农林科学院博士、教授和专家一同前往青田县阜山乡大有兴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气雾栽培基地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旨在依托丽水学院大学生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助力“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深化青年入乡,培养大学生“浙丽”乡村情怀,促进大学生“留丽”就业创业,提升丽水地区“育用留”人才供给水平。同时,通过丽水山区气雾栽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深化丽水学院、丽水市农林科学院和企业多方合作,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赋能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协同。

青田阜山气雾栽培基地位于海拔900米左右的典型山地上,自然山地拔地而起矗立着数百个柱形栽培圆桶,圆桶上可垂直种植生菜、番茄、黄瓜等各种蔬菜。据基地技术研发总负责人徐伟忠老师介绍,该种植模式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光照、温度、湿度、营养液配比的精准调控,较传统种植可节水95%,破解了山地土壤制约,种植产出可达传统农田的10倍以上,同时采用生态生物防控技术实现零污染。实地调研后,大家在基地召开校、院、企三方座谈会,丽水学院副校长胡锋吉表示要深化丽水学院、丽水市农林科学院和企业的多方合作模式,推进园艺等涉农专业契合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同时联合丽水市农林科学院组建跨学气雾栽培科技攻关团队,以科技创新带动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着力推动人才培养“产学研用”融合基地建设,开设“雾耕技术”特色课程,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留丽就业,助力丽水市青年入乡发展。通过基地建设、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山区气雾栽培现代农业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等,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在气雾栽培领域上形成重大成果。座谈会上,丽水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黄志民强调,将通过破解山地农业发展的政策赋能与资源整合,推动气雾栽培纳入农业重点产业规划,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规模,同时,要加快推进丽水市农林科学院与丽水学院的深度合作,联合企业开展气雾栽培技术攻关、装备研发和智能自动化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构建山地农业立体智慧栽培管理模式,为山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板,服务国家农业安全发展战略。

参加座谈的其他人员也纷纷发表意见和看法,在青山环抱的阜山乡,一场以以产教融合为墨、以科技创新为笔,推进农业人才培养高地正悄然书写。丽水学院、丽水市农林科学院和企业的“多方碰撞”,不仅让气雾栽培成果从田野走向餐桌,更通过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山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澎湃活力,正绘制一幅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共富的新图景。


【责编:柳海燕;二审:顾勇冰;三审:朱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