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发共青团干部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与实践,引导青年在书籍中汲取生态智慧、凝聚奋进力量,进而展现青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智慧与担当。近日,校团委、生态学院联合举办了以“探路生态文明,彰显青春担当”为主题的第五期团委书记读书分享会。
绿色序章,唤醒环保意识
“资源的消耗与掠夺,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透支的地球用种种危机警示着我们。”会议伊始,一部发人深省的生态保护宣传片《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以震撼人心的影像语言,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关系。镜头下,经济腾飞的代价触目惊心:贪婪的资源攫取让参天古木让位于钢筋丛林,无度的开发建设令蔚蓝晴空湮没于漫天黄沙。人类在创造物质繁荣的同时,也在亲手摧毁赖以生存的生态根基。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命题的今天,环境保护早已跃升为全民共识。这不仅需要政策法规的顶层设计与刚性落实,更呼唤每位公民将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大家纷纷表示,守护地球家园,维系生命共同体,这既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更是对子孙后代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态“碳”路,传递青年担当
随后,生态学院卜彦君同学以一堂生动的思政微课——《碳路,为生态文明探路》,带领在场师生走进了一场绿色发展的思想之旅。通过她深入浅出的讲解,一幅幅生态文明的实践图景徐徐展开:丽水市创新探索森林碳汇机制,让葱郁青山真正成为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衢州开化县实施马金溪流域综合治理,书写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答卷。在讲述中,一个时代命题引发深思:在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的当下,我们该如何找到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最优解?这不仅关乎丽水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摆在所有地区面前的重要课题。卜彦君同学介绍,团队深入丽水基层,通过实地调研为农户带去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他们希望以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式,既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又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探索出一条绿富同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码自然,保护多样生物
在教师分享环节,生态与生物资源系副教授马力从丽水本地的保护生物学介绍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技术两个维度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分享。马老师用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展现了丽水这座生物基因库的生态价值:全市已记录野生脊椎动物724种,涵盖38目145科,占浙江省物种总数的74.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84种,野生及常见栽培维管植物资源更是丰富多样。这些数字不仅是统计报表,更是大自然赐予丽水的生态瑰宝。在技术层面,马老师系统讲解了动植物资源调查的前沿方法,并指出:推进生物多样性认知与保护,必须将其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丽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特别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民参与——既要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更要在各自领域付诸实践。
书香致远,共探行动之路
为深化环保共识,汇聚青年力量,生态学院苏美佳、郑楚雯等四位同学带来了发人深省的读书心得分享。他们以《大灭绝时代》一书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剖析作者背景、核心论点和典型案例,向在场师生揭示了生态危机的严峻现实。在分享中,同学们重点解读了书中振聋发聩的警示: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的资源掠夺,正在加速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进程。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生态悲剧。他们指出,书中列举的大量科学证据表明,物种灭绝速度已远超自然更替水平。环保不是时尚标签,而是生存必需。同学结合专业所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从日常绿色出行到抵制野生动物制品,从新媒体传播环保知识到引领低碳生活方式。他们强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成为环保理念的传播者,更要争当绿色实践的先行者。只有将环保意识转化为日常习惯,才能真正构筑起守护地球的生命防线。
本次读书会的顺利举办,进一步增强了共青团干部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生态学院将持续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引领青年学子以专业担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丽水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一审:徐好;二审:施婷;三审:吴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