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黄皓,男,1994年10月出生,食品科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22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博士研究生称号,毕业论文获评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企事业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2项。其中,2024年获批丽水市首个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截止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mall》(IF=15.153)、《Food Hydrocolloids》((IF=11.504)、《Food Chemistry》(IF=9.231)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共发表论文21篇,包含17篇SCI论文和3篇EI论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中科院一区TOP论文13篇。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2项已完成转化。以第三完成人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3/8),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论文奖1项(1/4),获评丽水市健康管理学会优秀会员。担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物流分会委员,《Frontiers in Nutrition》特刊编辑,《Food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多个SCI期刊审稿人。
兴趣为楫,科研之舟破浪行
考虑到研究方向与生物制药专业的契合度,来到本校后,博士阶段就读食品科学专业的黄皓选择投身生物制药,在新的领域开展教学实践和深入研究,为生态学院的专业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注入了坚实力量。在日常,黄皓积极通过学术会议、邮件交流等方式与同行互动,在一次次的汇报中加深热爱,在一次次交谈中开阔思想与眼界。
在科研过程中,黄博士面临着挑战:初次尝试乳液界面合成中空MIL-88A,缺乏可供参考的文献操作,只能依靠自己不断摸索制备参数,根据实验结果不断做出调整。然而,热爱是前行的动力,求知是探索的航标,黄皓勇于面对挑战,终于在无数次尝试后找到了突破的关键,成功地用乳液的方法合成了中空的MIL-88A,实现了对传统MIL-88A的质的飞跃,大大提高了柠檬醛的负载量。
热研不辍,论文功成于精勤
黄皓博士专注于果蔬物流保鲜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在马铃薯发芽抑制技术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他的研究以解决马铃薯发芽问题为核心,通过乳液界面合成中空MIL-88A并成功提高柠檬醛负载量的创新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突破。
当前,黄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丽水特色食药用菌和药食同源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分析、提取、活性检测、稳态化加工和功能食品研发,他正在对灰树花等地韧等药材进行活性成分分析;二是探究针对果蔬的贮藏与保鲜。今年,他发表了三篇文章,其中两篇关于草莓花色苷提取,一篇关于香菇保鲜。发表在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IF=8.5)期刊上的研究型论文“Valorization andprotection of anthocyanins from strawberries(Fragariaxananassa Duch,) by acidified natural deepeutectic solvent based on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介绍了一种基于酸化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的草莓花色苷提取及保护方法,能高效地提取并保护草莓中的花色苷,对于花色苷健康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此论文入选ESI全球TOP 1%高被引论文,标志着我校在ESI高被引论文领域取得了新的重要突破。
此外,黄皓博士的专利(基于DNA折纸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基于中空微球的可再生低共熔溶剂提取齐墩果酸的方法、一种香菇β-1.3-酸性异葡聚糖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葡萄糖基花色苷制备方法与应用)也正处于申请流程之中,他希望能在未来与丽水本地企业合作,加强成果转化,将理论真正落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
师者如光,指引知识与灵魂的方向
在教学方面,黄皓博士面向生物制药大二学生,引领学生开展微生物学及其相关实验。他持续引导学生将理论与技能实践相结合、深化知识自主吸收和灵活运用。实际上,黄皓在指导学生竞赛上也成果颇丰,他所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浙江省生命科学竞赛、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
为营造尊重技能、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他还在暑期开展微生物制药工程实践课,在课程中指导学生酿造啤酒,深刻认识微生物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意义。面对世界药业研发投入增长、新技术应用加速、新靶点和新疗法涌现的现状,黄皓鼓励学生对生物制药专业充满信心,抓住国家和丽水市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在发展个人的同时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