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网站!
学习材料二:中共丽水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
发布时间:2017-12-04              阅读人数:467      作者:

中共丽水市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始终遵循“尤为如此”重要嘱托  奋力加快高质量实现“两大历史使命”的决定

 

20171121日中国共产党丽水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丽水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各项决策,对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始终遵循“尤为如此”重要嘱托,奋力加快高质量实现“两大历史使命”作出全面部署。

全会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是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是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的历史性大会,必将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进程中一座光耀千秋的里程碑。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高潮,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要准确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自觉肩负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丽水的生动实践。

全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围绕浙江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思考,作出“八八战略”等重大决策,提出“两山”“两鸟”等重要思想,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八次来到丽水,深切寄予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重要嘱托,深情叮嘱我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画好山水画,念好山字经,坚决保护绿水青山,坚定绿色发展道路,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抓好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殷切勉励我们“交通改善了,丽水可视为昆山”。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就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决策部署,首次把“美丽”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十九大报告和党章,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丽水更加坚定生态自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全市上下要倍加珍惜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尤其是到丽水调研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倍加珍惜十九大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认真落实省委“当好学懂弄通、做实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的要求,始终遵循“尤为如此”重要嘱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求真务实的实干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丽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勇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

一、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勇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两大历史使命”,完全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符合省委“两个高水平”决策部署。奋力加快高质量实现“两大历史使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追求,是丽水勇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潮头的责任担当。

1.总体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始终遵循“尤为如此”重要嘱托,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为总载体,坚定方向、坚实举措、坚决行动、坚韧不拔,全力打好五张牌、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奋力加快高质量实现“两大历史使命”,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奋斗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省委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精神,我市奋力加快高质量实现“两大历史使命”的战略安排是:

从现在到2020年,是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实现期。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的新部署,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厚植“秀山丽水、诗画田园、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生态优势,统筹实施“科学赶超五大行动”和“创新区十大行动方案”,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的各项创建目标全面实现,“两山”转换通道初步打开,大花园战略在我市得到生动有效实践,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分两个阶段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提升,生态经济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安康,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绿色经济发达、空间格局优化、体制机制完善、人民生活幸福的大花园,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标杆、“美丽中国”的璀璨明珠和乡村振兴的国家示范。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优化提升,绿色经济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水平大幅提高,享有更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成为人人向往的最美生态大花园、全国生态文明高地和世界一流生态旅游名城。

二、深入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绿色担当,引领生态标杆,实施最美生态行动方案,用最顶格的生态标准、最严格的生态治理、最科学的生态制度,坚决守住生态底线,擦亮生态底色,全面建设秀山丽水大花园。

3.全方位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严格落实环境功能区规划、环保“三线一单”制度,高标准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覆盖,确保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公众满意度全国领先、全省第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森林、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善国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绿化造林和以珍贵彩色林为重点的美丽林相建设,构筑华东重要生态屏障,打造美丽浙江大花园的最美核心园。

4.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实施环境污染整治行动,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健全“河长制”工作机制,巩固提升剿灭劣V类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统筹推进“水、气、土、固废”治理和“大搬快治”,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提升生态安全水平,决不把污泥浊水、违法建筑、脏乱差环境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带入全面小康。严格执行产业负面清单,实行更严格的节能降耗、污染物排放和总量控制标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

5.培育具有丽水特色的生态文化。深入开展“丽水生态文明日”系列活动,挖掘丽水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弘扬生态人文精神。强化全社会的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意识,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网络体系,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创建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成果,不断增强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6.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构建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严追、权责严明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严格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完善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细则。建立生态环境立法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改革,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执法联动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实行市场化、差别化生态补偿模式。实施生态资源资产化改革,建立健全碳汇、小水电企业股权交易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督查长效机制落地,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多方联动”的常态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经济体系

坚持打生态牌、干生态活、吃生态饭,实施绿色经济行动方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方位推进“生态+”,加快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把生态经济培育成为发展的新引擎,构建具有鲜明丽水特色的现代化绿色经济体系,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7.全面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实施全域旅游行动方案,全方位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强生态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深化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引领带动,大力推进农旅融合集聚区、现代农业园区景区、田园景观带、田园综合体和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把“丽水山耕”“丽水山居”打造成为丽水名片。创建洞宫-仙霞山脉(龙泉山-百山祖)国家公园、世界竹海公园,加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农业公园及水利风景区建设,创建古堰画乡、缙云仙都、云和梯田、遂昌金矿等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丽水绿色慢行系统,实现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

8.全力壮大生态工业第一经济。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工业试点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丽水生态制造2025”和生态工业发展“31576”五年行动计划,加快转换新旧动能,构建绿色、清洁、循环、低碳的生态工业体系。大力改造传统动能,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植于生态优势的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千亿产业、百亿园区、十亿企业。开展“企业上云”行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实施“凤凰行动”,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以特色小镇理念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实现园区之外基本无工业、园区之内无非生态工业。

9.着力打造浙西南生态服务业发展高地。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品质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公共服务业向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重点打造一批生态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提升中国香菇市场、浙南茶叶市场、侨乡进口商品城等特色专业市场,培育现代商贸综合体。大力发展中医药保健、养生养老、运动休闲等大健康产业。创新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移动电商发展,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共享经济。

四、全面打造美丽城乡升级版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美丽丽水行动,加快构建“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发展新格局,全面打造美丽城乡升级版。

10.以超常规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丽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奠基工程,作为高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丽水篇章的根本大计,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力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建乡村振兴样板区。坚决守住粮食生产红线,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高线,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基线,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百万亩海拔600米以上绿色有机农林产品基地,打造长三角最安全农产品生产地。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六边三化三美”工作,推进千村景区化工程。实施中国传统村落复兴工程,系统保护古镇古街、古村古宅、古道古树、梯田景观、农耕文化,建设乡愁旅游目的地。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1.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实施空间规划行动方案,推进多规合一,突出全域统筹、生态引领、文化铸魂、城乡一体,促进城镇、产业、文化、旅游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实施美丽城市行动方案,全力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落实青山画城、绿水兴城、文化荣城理念,构建“一江双城三功能区”总体框架,优化“北居-中闲-南工”布局,加快建设“中闲”区块瓯江旅游风情度假带,营造山水花园城市意境,建设生态品质之城,打造山水城市新标杆。充分发挥生态、经济特色和优势,高标准建设特色小镇,培育具有鲜明丽水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和历史经典文化小镇。全面实施美丽乡村行动方案,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风景线,精心打造处州民居,实现美丽乡村示范县全覆盖。深化“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专项行动,打造三生融合、城乡一体、疏密有致、自然和谐的美丽田园。

12.以交通为重点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保障网。实施综合交通行动方案,主动对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和“1210交通强省行动”,加快建设丽水机场、通用机场、衢宁铁路、衢丽铁路、景文高速公路、瓯江航道、水东综合客运枢纽等重大项目,推进丽水接轨杭义温高铁连接线、温武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公路等级提升工程,实现4A级以上景区和重点乡镇二级公路通达和互联互通,形成连接省、市、县、乡域的“1小时交通圈”,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统筹抓好绿色能源、环保设施、安全水利、智慧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现天然气管网“县县通”,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提升城市防洪能力,打造“智慧城市”。

五、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开放发展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行动和重大改革行动方案,坚决打破坛坛罐罐,突破陈规陋习,全面扩大开放,为绿色崛起增添新活力、集聚新动能。

13.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实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方案,坚决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以更有力举措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政务环境最好、权限下放最到位、办理流程最优、提交材料最少、服务速度最快、办事成本最低”的丽水样板,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机制,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

14.大力推进重大改革落地见效。抓好重大改革试点,推动重大举措、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落地见效。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浙江(丽水)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等国家级试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各项部署。

15.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与要素推动、投资拉动共同发力,协同推进全方位、全领域创新。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整合人才、技术、信息、金融、组织等创新要素,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投入引导机制,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健全市校合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平台,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绿谷信息产业园、杭州丽水海创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发展众创空间,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和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16.全面推进市域开放发展。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国际现代物流和贸易体系,努力打造成为丝路战略节点城市。深化与长三角、海西区域合作,对接上海自贸区等重大区域改革。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着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提升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水平。以浙商回归为牵引,完善招商体制机制,统筹利用外资和内资,突出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定期举办世界丽水人大会、丽水摄影节等重大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市域全面开放。

六、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深化法治丽水建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政通人和、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17.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深化群团改革,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发挥作用,画好最大“同心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台等工作,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和台湾同胞,共建秀山丽水的幸福家园。

18.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支持和保障人大依法履行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加强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政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巩固基层政权,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9.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丽水。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充分发挥市委建设法治丽水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法治丽水建设的统一领导。以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为重点,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善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制定实施政府自身建设行动计划,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认真抓好普法工作,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打响瓯江文化特色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20.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两山”重要思想重要发源地的优势,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形成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压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深入开展“打黄打非”,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深化媒体融合发展,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升传统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2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丽水革命老区人民的艰苦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唱响创新和实干的最强音,让艰苦奋斗的好作风代代相传。坚持先进典型引领,打响“最美丽水好人”品牌,做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凡人善举等典型宣传,推进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机制建设全域化工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微笑丽水”志愿服务活动和“信用丽水”建设。深化“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和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丽水”,推进文明旅游,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22.以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精气神。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瓯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丽水优秀传统文化和乡风民俗的教化功能,把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文明新风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更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挖掘丽水特色文化资源和现实题材,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大作力作。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23.打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扎实推进文化丽水建设,开拓全市文化发展新境界。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打响乡村春晚特色品牌,打造全国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丽水样板。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意见,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发挥中心城市示范推动作用,打造浙西南文化创意中心。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剑瓷、石雕、木玩、摄影等文化产业,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文化创意街区、影视旅游基地。

八、全力推进富民惠民安民

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群众的获得感就是干部的成就感,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富民惠民行动,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4.坚决打好群众增收致富攻坚战。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多元化增长,促进城乡居民加快增收致富。打好产业富农、金融支农、转移惠农、政策强农等促农增收组合拳,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加大精准脱贫、政策兜底和社会帮扶力度,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完成三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任务,农民收入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25.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教育体制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进城乡教育布局规划调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推动丽水学院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大力发展中职、高职、技工教育。

26.全面建设健康丽水。坚持健康优先原则,实施健康丽水2030行动纲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坚持医保、医疗、医药、医院、中医、医生“六医”统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加快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全面推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深度融合。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打造生态体育之城。

27.大力提高就业素质和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丽水农师”“丽水巧匠”“巧手丽人”队伍建设。实施精准就业创业服务,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引导和鼓励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短板。健全养老保险体系,实施全市统一的、多层次、可选择、能转移的全民医保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制度,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公益慈善事业、红十字事业。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8.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推进城乡社区网格管理,深化“全科网格”建设,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一体化。完善平安报表管理法,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创建平安浙江示范区,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

29.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突出维护政治安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深化安全领域改革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消除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抓好治危拆违、除险安居、防汛防台、消防安全等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和监管体系,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和“两链”风险化解,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推动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体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九、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地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奋力加快高质量实现“两大历史使命”提供坚强保证。

30.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把忠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和落实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和落实各级党委(党组)集体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强化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根本政治担当。

3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开展专题学习和集中轮训,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八次到丽水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历史地、联系地、全面地体悟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两山”重要思想研究,组织开发精品课程教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好丽水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发挥“红色基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作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32.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精准打好“上下管育爱”组合拳,锻造“政治绝对忠诚、干事尤为担当、做人尤为干净、作风尤为过硬、精神尤为昂扬”的丽水铁军,开展“攻坚创新区、五干锻铁军”比实干创新业大赶考活动。探索建立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制度。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优化结构和功能,增强各级干部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突出党政正职和关键岗位干部,建立领导干部抓早抓小预警式管理机制和大监督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县委书记点评会、乡镇书记交流会制度,动真碰硬推动能上能下。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完善和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实施人才新政和支持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人才综合政策,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不断优化人才生态。

33.以建设技能型服务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压实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强化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面推进技能型服务乡镇建设,加强干部技能培训和业务锻炼,实现群众到乡镇办事“最多跑一次”。深化“住村联心”“民情地图”“事不过夜”等制度,全面落实“三个走遍”。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巡察制度,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推进城市“大党建”融合发展,抓好社区党建,实施国有企业“强根固魂”工程,紧扣立德树人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创新推进两新组织和新领域新业态党的建设,推进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基层党组织建设,统筹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构筑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整转软弱落后基层党组织。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

34.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盯紧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全面加强纪律建设,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培育良好家风,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35.坚持不懈反腐惩恶。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三管齐下,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反腐败斗争成果。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强化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

36.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坚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监督。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建设,确保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牢牢把握巡察政治定位,积极构建与巡视相衔接的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整合纪检机关执纪监督部门和派驻机构的力量,完善派驻监督机制。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

37.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着眼于党的长期执政,全面增强“八个本领”提升执政水平。切实增强学习本领,大兴调查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切实增强政治领导本领,提高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切实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发扬大胆创新、勇闯新路、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本领,自觉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切实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群众观念,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大兴干事文化,实干苦干,不务虚功,夙兴夜寐,勤奋工作。切实增强驾驭风险本领,保持清醒头脑,不墨守成规、不搞教条主义,尽可能把风险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始终遵循“尤为如此”重要嘱托,以奋发图强、实干担当的精神状态,奋力加快高质量实现“两大历史使命”,谱写新时代丽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丽水实践推向前进!